中国交响乐团
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乐团风采

与AI机器人合作演出、开展交响乐大师班 | 国交首访阿联酋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 时间: 2024-12-23
  • 作者: CNSO
  • 来源: CNSO




当地时间12月13日上午11点,中国交响乐团“默”室内乐小分队到访全球首家人工智能大学——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Mohamed bin Zayed Universit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首次实现艺术家与 Android 机器人同台表演。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尹波、常任指挥景焕、阿布扎比音乐与艺术基金会教育社群及教育部门高级主管蕾姆参加交流活动并观看演出。




此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上半场为室内乐音乐会,下半场则是与AI控制的钢琴合作演出。通过欣赏真人的演奏以及真人与AI的合作表演,深入探讨AI技术于音乐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其在更广泛艺术与科技融合层面的无限可能,极具科研价值。

首先,张晨笛带来小提琴独奏《夏夜》,随后张晨笛携手刘镇源、宋芮、狄博共同带来弦乐四重奏。从中国经典曲目《花好月圆》流畅地过渡到《莫扎特D大调嬉游曲第三乐章》,展现了演奏家们对音乐作品的广泛储备及精准呈现,赢得在场观众热烈掌声。

互动环节,张晨笛邀请校方人工智能交流活动负责人、机器学习专业的助理博士、同时也是竹笛爱好者的夏光宇博士上台。夏博士以一曲竹笛独奏《梅花三弄》令人眼前一亮,让观众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民乐的独特魅力。随后夏博士邀请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人员上台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现场就AI在音乐创作及演奏的可能性展开了精彩对话。

下半场,小提琴演奏员张晨笛再次登上舞台,与AI控制的钢琴共同合作,演绎了由AI作曲且参与演奏的重奏曲目。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合作堪称完美,AI所创作的曲目展现出新颖的音乐思路与独特的旋律走向,张晨笛凭借细腻的演奏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而电钢琴合成器则辅助AI,提示其更好的展示钢琴演奏的情绪表达,现场观众纷纷称赞。会后,国交副团长尹波送上国交珍藏版黑胶唱片及CD。

下午16:00,在中国交响乐团乐队副队长吴丹带领下, 乐队副首席刘志勇和大提琴声部副首席李成,在阿布扎比酋长国宫殿剧场(emirate palace),与当地音乐专业学生开展了大师班活动。

大师班分别在剧场的两个排练厅同步进行,刘志勇为小提琴学生进行了悉心指导,李成则与大提琴学生深入交流探讨。在教学过程中,交流曲目涵盖了古典音乐经典之作,如《莫扎特e小调第二十一奏鸣曲》等,在刘志勇的指导下,小提琴学生对其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提升了演奏技巧;肖邦的《引子与华丽的波兰舞曲》等也相继奏响,在李成的教导下,大提琴学生们对乐曲的演绎和表达理解的更加全面,音乐表现处理的更加细腻。

通过大师班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在演奏技巧上得到了职业乐手的点拨,更在与中国音乐家的交流互动中感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交响乐的独特呈现。大师班结束后,当地学生满怀感激之情,向刘志勇和李成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今天的两场活动是中阿建交背景下的友好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为两国音乐文化交流搭建了新桥梁,促进了双方在艺术领域的相互理解与欣赏,还通过艺术与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展示了科技与文化协同发展的新样板;而大师班活动也为中阿音乐文化交流添上了温情而友好的一笔。中国交响乐团特意安排本次活动,为深化中阿在文化科技等多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有着积极且深远的意义,进一步推动双方友好关系在新时代的持续发展与升华。正值中国交响乐团历史首次访问阿联酋之际,阿联酋今日宣布成立阿联酋国家交响乐团,衷心希望两国国家级交响乐团未来可以建立常态化合作,为延续中阿友谊续写新的篇章。


素材提供:刘立凡

文字整理:段梦、王方骋

摄影摄像:段梦

视频剪辑:王方骋

排版:陈婧


微信二维码

商演咨询热线:010-64209692

ICP备案:京ICP备1305354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423号